太平猴魁,这款“地理标志产品”,源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候坑—带山区,核心产区为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带山区。猴魁属于尖茶类,其中太平猴魁、魁尖和尖茶是尖茶系列品目。其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
太平猴魁茶的色泽、香、味和外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其原料必须采自柿大茶茶树品种或从柿大茶茶树品种选育出来的茶树品种。其外形芽叶肥壮,扁直且自然舒展,白毫隐伏,两叶抱一芽,其芽藏而不露,呈两头尖,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身骨重实,色泽苍绿匀润,主脉或侧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汤色清绿,香高持久,略有花香,味醇鲜浓,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但季节到了谷雨前后,茶树 1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采。其后 3~4d 采一批,采到立夏停采,立夏后改制尖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或以柿大茶茶树品种选育的茶树品种的茶丛;三拣枝,拣粗壮、挺直的嫩枝;四拣尖,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
太平猴魁的整形和烘焙过程也非常讲究。整形时要用双层网夹整形,将杀青叶一枝枝理平理直在筛网上,茶叶不相互折叠、不弯曲、不粘靠,上下两片筛网夹好后,用木棍轻轻滚压,以叶片平伏挺直即可,不应过度重压。烘焙分为头烘、二烘、三烘三道工序。头烘温度 100℃左右,每隔 2min 左右翻面上移,在烘时间 9min~12min 后,七成干、叶片已有脆意、基本成形时,下烘拆夹,平伏地倒入蔑盘中。二烘